1. <object id="uw7pz"></object>
    2. <code id="uw7pz"><small id="uw7pz"><track id="uw7pz"></track></small></code>
      <center id="uw7pz"><em id="uw7pz"></em></center>
    3. 當前位置:湖南長安網>全國動態

      社區團購食品存隱患 最高檢發布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 作者: 時間:2023-03-21 09:08:42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發布10件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其中有5件是針對新業態或新問題。記者了解到,公益訴訟檢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及時關注解決食品安全領域新業態出現的新問題,為擴大消費提供法治保障;豐富完善履職手段,以系統思維推進訴源治理;持續強化協同共治,最大限度集聚公益保護合力。

      推動整治社區團購食品安全隱患

      浙江省海寧市某商家系嘉興市排名第一的社區團購商家,以微信群接龍方式開展線上預售和線下供貨,截至2022年8月,該團購商家微信成員數達7.7萬余人,接龍次數達217萬余次。有消費者反映其存在銷售“三無”、添加劑超限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超范圍經營及違規發布廣告等違法行為。

      【調查和督促履職】2022年7月,海寧市人民檢察院收到“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公益訴訟志愿觀察員(以下簡稱“益心為公”志愿者)提供的案件線索,分析研判后立案。經調查發現,該團購商家存在銷售沒有食品標簽的食品、添加劑超限的食品;超許可范圍從事食品經營;使用“最好等級”“最經典”“全網最低”等用語對銷售的食品作虛假廣告宣傳;在廣告語中作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等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發現社區團購存在的各類問題,該院充分發動“益心為公”志愿者面向廣大消費者開展問卷調查,收回問卷2000余份,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無證經營、缺斤短兩、摻雜摻假、售后無保障等情況形成調查報告。該院經審查后認為,社區團購作為電子商務新業態,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遵守電子商務法等相關規定,食品安全隱患、違規經營、不正當競爭等行為,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2022年10月,海寧市檢察院向市市場監管局制發檢察建議書,督促其依法對上述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對社區團購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治理。市市場監管局反饋,對某團購商家違法行為行政罰款12.5萬元;在全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團購類經營活動排摸整治專項行動,重點約談轄區內6個頭部團購商家,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

      【典型意義】社區團購作為當前的消費熱點,發展迅猛,但也存在不規范經營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充分發揮“益心為公”志愿者提供線索、協助調查等作用,開展社會調查獲取消費者真實體驗,為監督辦案提供參考;以檢察建議等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構建起新業態行業自律機制,全面規范市場秩序,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督促整治養老機構食品安全問題

      江蘇省鎮江市經濟開發區多家小微養老機構在未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開設食堂,違規向入住老人提供餐飲服務,且此類養老機構普遍存在提供餐飲服務的員工未辦理健康證,餐廚操作間衛生臟亂、未配置消毒設備及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情況。

      【調查和督促履職】2022年5月,鎮江市經濟開發區人民檢察院發現該案線索,并進行初步調查。經走訪人大代表、社區工作人員,向民政部門調取全區養老機構信息,檢察機關發現該區18處養老機構中多處小微養老機構存在內設食堂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提供餐飲服務的員工未辦理健康證,使用過期食品、調味品,餐廚操作間衛生臟亂、未配置消毒設備及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問題,且其中6處養老機構未辦理機構營業執照。

      該院立案調查后,經分析研判認為,小微養老機構食品安全問題易成為監管盲區,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該院遂向區市場監管局發出檢察建議,同時,就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檢察建議制發情況專題報告區黨工委。

      收到檢察建議后,鎮江市經濟開發區專門成立集中整治領導小組,并下發《未備案養老服務場所安全隱患集中整治方案》。區市場監管局對本地區各養老機構進行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共檢查養老機構18家,依法處理食品安全問題32個;召開養老機構經營者約談會,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責任、依法規范經營。該區通過分類施策整治,完成了養老機構整改,對不符合養老服務場所標準的機構予以關停,符合條件的另行選址建設、轉型為合法養老經營機構,95名原入住老人也得到妥善安置。

      開發區檢察院邀請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益心為公”志愿者對行政機關的履職情況進行評估。檢察長帶隊走訪,并對區市場監管局是否采取全面措施依法履職舉行公開聽證,整改情況獲聽證員一致認可。

      【典型意義】小微養老服務機構因經營、管理不規范,易滋生食品安全隱患問題。檢察機關積極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制發訴前檢察建議、向黨委報送專題報告、公開聽證等方式,推動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形成監管合力,消除風險隱患,助力養老服務行業健康發展。

      檢察履職督促外賣餐食規范包裝

      北京市延慶區部分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照規定使用外賣封簽,違反2022年4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范》中“應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等密封方式,封簽、外包裝袋口在開啟后應無法復原”的相關規定,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調查和督促履職】2022年6月,延慶區人民檢察院發現線索后,為查證核實,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檢察官又通過外賣App點餐,5家外賣中有4家未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使用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各類餐食可隨意打開。該院遂立案調查并與行政機關進行溝通。經審查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有關行政部門應依法履職監管轄區內外賣餐飲安全,監督檢查地方標準的實施。延慶區檢察院向該區市場監管部門發送檢察建議,要求加大執法和宣傳力度,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對外賣餐食規范包裝,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整改期間,延慶區檢察院會同區市場監管部門召開外賣食品安全專題座談會,共同到部分外賣餐飲店鋪實地開展普法宣傳,對已包裝的外賣食品現場查看,引導經營者對外賣食品規范封裝。

      同年8月,行政機關書面回復整改情況,開展了全區餐飲業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約談了各大外賣平臺延慶網點負責人,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外賣配送人員培訓,并發放了食品安全封簽。整改期間,行政機關辦理涉外賣餐飲封簽案件4件,對涉案店鋪給予警告處理并宣傳引導督促規范包裝。

      延慶區檢察院于同年9月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均按規定使用了外賣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外賣食品包裝得到有效密封。

      【典型意義】外賣食品安全日益成為群眾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堵住外賣食品安全漏洞,既要靠平臺與餐飲服務者行業自律,更要靠制度規范引領。檢察機關及時關注到地方標準的出臺,通過公益訴訟檢察辦案督促行政機關監督檢查地方標準實施,協同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有利于進一步完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機制,切實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精彩專題
      為您推薦
      熱點排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聲明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9 www.shunvh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hncaw@qq.com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員會 備案號:湘ICP備11020403號-2 技術支持:湖南紅網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日本熟妇毛茸茸XXXX_综合图区亚洲另类偷窥_人与禽性视频77777
      1. <object id="uw7pz"></object>
      2. <code id="uw7pz"><small id="uw7pz"><track id="uw7pz"></track></small></code>
        <center id="uw7pz"><em id="uw7pz"></em></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