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檢察的“五朵金花”
文章來源:湖南法治報 作者: 時間:2023-03-09 10:24:01陽春三月,檢察藍與巾幗紅交相輝映。經歷司法體制改革,龍山縣檢察院共設有5個部門,部門負責人均是女同志,她們在李莉檢察長的帶領下,一心向黨、逐光前行,以奮斗為底色,綻放巾幗風采。龍山縣檢察院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湖南省巾幗文明崗”“湖南省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龍山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莉
讓我們一起走進龍山縣檢察院,聽一聽這五朵金花在平凡崗位上守護公平正義的履職故事。
龍山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 向秋云
帶著溫度辦案
“感謝檢察官給我主持公道?!闭f著老李就要給我下跪,著實把我嚇了一跳,趕緊把他扶到椅子上坐下。
老李是我辦理民事生效裁判結果監督案件的一位當事人,因與其兄弟土地權屬糾紛在法院打了官司,對法院的生效裁判結果不服,向檢察院申請監督。發生上面一幕時,是案件已經辦結,事情得到了解決。
事情距現在已過去一年了,但整個辦案過程還歷歷在目。老李第一次來我辦公室時急匆匆吼道“你們都是官官相護,還能不能有公平正義了?”,我沒有急著反駁他或是進行釋法說理,而是讓書記員給他倒了一杯熱水,請他坐下,讓他慢慢說,他也從最初的急躁慢慢變得平和,一個多小時,從官司過程到家長里短,我沒有打斷,只是認真記錄和適時回應。
后來,我對整個案件的材料進行了認真審查。發現老李與其親兄弟因為母親留下來的一塊土地權屬不明以侵權糾紛向法院起訴,法院作出了駁回訴訟請求的判決,后因申請再審超過法定期限再次被駁回。這樣的案件,檢察院依法是可以不受理的。然而,“案結事了人和”是檢察機關辦理民事檢察案件的基本要求,我也是秉承這一理念,對案件進行了認真分析,梳理了爭議焦點,涉案的那塊地權屬不明確,打侵權糾紛的官司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主要還是要對爭議土地進行確權。
通過走訪村委會、街道辦事處、老李的兄弟姊妹,還在縣農經站了解了地塊權屬不明及沒有進行確權的相關情況,走訪到老李的兄弟時也是情緒很激動“這塊地他(老李)要是敢動,那他就有血光之災?!庇袝r也不能理解,親兄弟之間為了一塊地至于鬧到這種地步嗎?但是在農村確實是這樣,土地是命根子,會分毫不讓。后經過與縣農經部門多次溝通,農經部門邀請省里專家進行測量論證,根據論證結果,再結合兩兄弟之間的實際情況,對爭議地塊進行了確權,平息了多年來的“兄弟之爭”。
“案結”容易“事了”難。讓無助者有助,讓有助者前行,這原本就是法律的應有之義。作為一名人民檢察官,我們執法辦案不僅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當冰冷的法律遇上有溫度的執法者,法律也會溫暖人心。
龍山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 李琳
“無言的感謝”
每一個司法救助案件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作為常年辦理司法救助案件的檢察官,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辦理老劉司法救助案中說起。
“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請檢察機關幫幫我們……”在龍山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部辦公室里,司法救助申請人老劉的妻子向阿姨無奈地向檢察官請求,而作為聾啞人的老劉站在一旁,有點手足無措。
經向阿姨口述,老劉是一位聾啞人,一級言語聽力殘疾,是村里的五保戶。因其忠厚、勤勞肯干,常年跟著親戚外出做建筑工,又因其有聾啞殘疾無法正常交流,需要熟悉他行為習慣的人來教引才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收入較一般工人更為微薄。2019年老劉與妻子向阿姨結婚,婚后住在政府安置房,老兩口帶著3個外孫,5個人擠住在20平米的安置房,雖生活條件辛苦但日子也有盼頭。
2022年1月,帶其務工的親戚彭某多次推脫不予給老劉發放務工工資,導致老劉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原本計劃用這筆錢改善住房條件的,但事與愿違,因語言聽力障礙,多次上門催收工資無果,老劉這個堂堂七尺男兒急得差點掉下淚來。后輾轉來到了龍山縣檢察院,申請了民事支持起訴。
經審理,龍山縣法院于2022年4月19日判決被告彭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老劉支付工資6.6萬元。本以為雨過天晴,奈何好事多磨,判決被告彭某應付給老劉的款項遲遲不能到位,因打民事官司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使老劉無法外出打工,無任何經濟收入,每月400多元的五保金使一家五口生活舉步維艱,這才發生本文開頭那一幕。
為了盡快解決老劉困難,我們為他開辟了辦案綠色通道,迅速組織干警開展實地走訪調查,通過與當地派出所銜接,調取老劉家的戶籍信息,走訪村委會干部、結對幫扶干部、當地村民,查看貧困戶相關資料,核實其家庭基本情況及生活現狀,認為其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政策,后按照程序依法決定對其家庭發放司法救助金2萬元。
救助金發放當天,我們來到了老劉的家,發現僅向阿姨在家,老劉已再次外出務工。聽到我們的來意,向阿姨非常高興并告訴我們,老劉出門務工的時候再三囑咐她,檢察院發放救助金的時候務必給他打個電話告知他,他要親自表示感謝。我們聽后非常疑惑,老劉聽力語言有障礙,如何在千里之外向我們表達感謝呢?
電話撥通了,通過工友的轉交,不久電話里響起來有節奏的聲音,“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八窃谡f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老劉的妻子在一旁笑著解釋道,頓時一股暖意涌上我們心頭,直到現在還在耳邊回響。
龍山縣檢察院辦公室主任 張艷麗
用心用情講好檢察故事
兜兜轉轉,在離開辦公室宣傳崗位6年后,又回到辦公室。
再回原點,道不盡的是往事,說不完的是情懷,在這個平均不到30歲的年輕集體中,自己身心也備受鼓舞。
通過小伙伴們一年來的共同學習、磨礪成長,2022年龍山縣檢察院宣傳調研工作實現了多個“零”的突破:首次在《法治日報》發表2000字以上的新聞宣傳稿件,首次在《檢察日報》實務版發表2000字以上的調研文稿,組織拍攝的微電影《最后的囑咐》首次獲得國家級表彰,被中央政法委評為第六屆平安中國“三微”比賽最佳導演獎。
總結過來的實踐體會和經驗教訓,覺得講好檢察故事,用心用情很有必要。用心,就是要用心去感受和體會、用心去發現和挖掘發生在身邊的點滴檢察事件或人物故事。
龍山縣61萬人口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81%。實踐工作中,檢察長李莉多次提出要求立足實際,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好本地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技藝來助推檢察宣傳工作。如下鄉開展法治宣傳,我們會選擇在“墟場日”采取打“三棒鼓”這種為本地民族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針對來訪的是民族群眾,我們會安排能“打”一口流利“土話”的干警來接待;出庭公訴,因為旁聽群眾來自土家山寨,為追求更好的庭審效果,龍山縣檢察院能“打土話”的副檢察長便親自出庭公訴,等等。這些頗具民族特色的事件或個案,在被貫以《鏘鏘鏘,檢察官開講》《“畢茲卡”的喜悅》《“打土話”的日子》《檢察長出庭,“鐵巴”認罪》《“畢茲卡”代言人》等彰顯民族特色的標題后,得以在《法治日報》《檢察日報》《湖南法治報》等媒體刊發。
我們的身邊并不缺乏素材,缺的是發現這些素材的眼睛和那份細致用心。上下班路途中、走廊樓梯間、食堂餐桌上,大家日常聊天或討論的話題里都隱藏著很多鮮活的素材,看似不起眼,細細一琢磨,挖掘的空間其實很大。
用情,就是要熱愛宣傳崗位,要帶著感情去寫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看著自己的稿件鉛印在報紙的一角,那既是一種認可、一種褒獎,更是一份鼓勵、一份動力。但在成千上萬的稿件中,如何寫出更符合欄目編輯要求,更容易打動讀者并引起共鳴的稿件來,這就需要做到以情感人。所以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去感受身邊人、身邊事,在自己感動的同時寫出也能感動他人的稿件,給人以警示教育或人生啟迪,為社會傳遞出更多的正能量。
走訪慰問中,為困難家庭子女送上助學款,并建立起長期的幫扶聯系,小女孩對檢察干警的稱呼由阿姨變為老師再到媽媽,當時當景著實令人欣慰倍感溫暖,讓人感慨萬千難以忘懷……身邊眾多的點滴事件,不僅自己感動,更值得記錄下來去感動他人。于是,在找準以稱謂、成語、數字等為關鍵詞的基礎上,《三易其口》《挺“兒”走險》《3≥7》等充盈著暖暖溫情的稿件,有幸吸引了編輯目光,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龍山縣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 陳俐君
龍山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 羅玉蘋
龍山縣檢察院這樣的檢察好故事及優秀女檢察官還有很多,有以春風化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振干警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的政治部副主任陳俐君,還有兼任4個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并相繼幫助200多名未成年人的第一檢察部主任羅玉蘋,她們的精神令人尊敬。
時代眷顧奮斗者,星光不負趕路人。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以“踐行人民至上”為主線,全景式展現了五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檢察機關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能動履職,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實現的新跨越、新發展。在新的征程上,龍山縣檢察院將圍繞檢察工作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忠誠履職、再譜新篇。